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HLAⅢ类基因编码的重要的炎症前期细胞因子,SLE患者血清中其浓度可表现为升高或正常,且与狼疮活动性及狼疮肾的发生相关[1]。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有鸟嘌呤和腺嘌呤的互换,西欧白人及我国台湾汉人SLE患者中均发现有TNFα*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2.3]。为探讨湖南地区汉族TNFα基因-308位点多态性与SLE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

    作者:刘稚然;唐坤;施为;谢红付 刊期: 2001-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介素2与Th2细胞因子的检测

    我们用ELISA法检测了SLE患者血清IL-2、IL-4、IL-6、IL-10细胞因子表达情况。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1998年3月至1999年7月共收集SLE患者3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和肾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男1例,女29例,年龄17~51岁,平均28.5岁。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均为活动期。病程20d至6年,平均19.1个月。正常人对照组10例,为体检健康的女性......

    作者:徐顺明;郑绍同;季晓琪 刊期: 2001- 01

  • 紫外线辐射的尿刊酸对小鼠血清TNFα水平及脾细胞TNFαmRNA表达的影响

    尿刊酸(urocanicAcid,UCA)在天然状态下以反式(trans-UCA)存在于角质层,紫外线辐射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异构为顺式尿刊酸(cis-UCA)。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is-UCA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重要介质,而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调控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作者:蒋艺;毕志刚 刊期: 2001- 01

  •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食管动力研究

    系统性硬皮病(PSS)累及消化道常见的部位是食管。据报道约50%的PSS患者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1]。少数患者甚至可在尚未出现皮肤表现之前即有食管症状。我们利用低顺应性测压系统测定了30例PSS患者食管的运动功能变化。......

    作者:吴荣荣;宋震亚;陈焰 刊期: 2001- 01

  • 雷公藤甲素软膏外用治疗难治性多发性跖疣一例

    患者男,33岁,因患多发性跖疣1年余曾在多家医院经激光、冷冻治疗无效,皮损逐渐增多而来本院就诊。患者3年前曾因跖疣经激光、中药、针灸等治疗后治愈(具体不详)。先后给予复方碘酊加维A酸软膏、足叶草酯酊(疣脱欣)、5-氟脲嘧啶软膏外用等治疗,未见显效。遂停止治疗约2月余。检查见左足5趾及跖部大小不一(针头到绿豆大小)、成簇或孤立分布的褐色或红棕色斑丘疹、丘疹共13个,且多位于皱褶部位或受压部位。......

    作者:陈志强;吴余乐;戎慧珍;吕燮余 刊期: 2001- 01

  • 松节油致接触性皮炎16例

    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诊治因外搽松节油引起的接触性皮炎16例,现报道如下。一、观察对象16例均因外伤单独使用松节油外搽后引起接触性皮炎,否认用过其它任何外用药。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大75岁,小6岁。......

    作者:高海英;喻秋桂 刊期: 2001- 01

  • 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结节性痒疹

    结节性痒疹是以躯干、四肢发生结节伴严重瘙痒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楚,目前治疗尚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从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们采用小剂量泼尼松与秋水仙碱治疗40例中、重度结节性痒疹,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珠;宗文凯 刊期: 2001- 01

  • 皮质类固醇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三例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SLE因价格昂贵国内应用不多,我们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配合皮质类固醇治疗3例SLE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例1男,35岁。以面、躯干和双上肢红斑5个月伴关节痛及光敏感为主诉于1998年6月入我院。体检:颜面、双耳及躯干散在暗紫红色斑,中心萎缩。......

    作者:刘晓明;李铁军;韩世新;林熙然 刊期: 2001- 01

  • 口服小剂量泼尼松联合低剂量X线治疗泛发性杨莓状血管瘤一例

    患儿男,50d,其母诉患儿出生时面部、躯干和四肢即有散在数个斑点及2个带蒂的肿物,均呈鲜红色。以后皮损渐增多,有扩大趋势,并突起,无自觉症状。患儿自出生后进食及大小便均正常。其2岁的姐姐、父母及家族中均无类似病史。体检:发育正常,精神佳,反应灵敏,各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躯干、四肢弥漫性散在51个鲜红色或暗红色针尖至绿豆大斑点、斑块,5个绿豆至樱桃大小、带蒂的、鲜红色呈葡萄状外观肿......

    作者:邹觉;陈昆;顾恒 刊期: 2001- 01

  • 硝酸益康唑和曲安奈德及尿素霜联用治疗手部湿疹

    我科自1998年2月至1999年8月使用1%硝酸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复方制剂(商品名派瑞松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尿素霜治疗68例手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琴;袁皓琛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