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维A酸霜与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合用治疗痤疮

    1999年2~6月,我们使用山东德美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A酸霜(维特明霜剂)和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必麦森凝胶)联合治疗痤疮,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07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46例,女61例,年龄(21.7±4.3)岁(13~29岁),病程(3.7±2.4)年(3个月至¨年)。10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7例。根据Pillsbury分类法,两......

    作者:刘岩;闵仲生;吴淞;单敏洁;李红兵;王晓华 刊期: 2001- 01

  • 伊曲康唑与碘化钾联合治疗播散性皮肤型孢子丝菌病一例

    孢子丝菌病是较为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但全身播散型较为少见,我们用伊曲康唑与碘化钾联合治疗1例播散性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6岁。1998年7月无明显诱因左腿出现一杏核大结节,皮肤色,质中等硬,略有痛感。1个月后右上肢又出现一花生米粒大小结节,后于四肢陆续出现4个类似结节。诊断为皮肤结核,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

    作者:史月君;刘晓明;杨国玲;林熙然 刊期: 2001- 01

  • 全反式维A酸霜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我院皮肤科于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使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质量分数为0.025%的全反式维A酸霜(商品名迪维霜)治疗面部黄褐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病例与方法1.临床资料:78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其中蝶形分布22例,颧部16例,颊部25例,泛发15例。入选患者均为2周内未用过其它脱色剂或系统治疗的黄褐斑患者。......

    作者:徐国梅;孙艳;李涛;王建国 刊期: 2001- 01

  • 全反式维A酸胶囊等治疗重度痤疮51例

    我们从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用全反式维A酸(商品名邦力迪维胶囊)治疗重度痤疮,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共51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5.2岁,病程1个月到1年半,平均3.2个月。均曾不同程度地接受过各种常规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刘俐;周冼苡;张堂德 刊期: 2001- 01

  • 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

    我们于1999年7月至2000年2月采用开放性研究方法,应用0.1%阿达帕林凝胶(adapalenegel,法国高德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治疗54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一)病例选择:1.入选病例标准:12~30岁的男女轻度至中度寻常型痤疮自愿受试者。......

    作者:陈金;陈琦;姚戎;付柏林;杨怡 刊期: 2001- 01

  • 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

    我科于1999年3~12月应用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达芙文)及维A酸霜治疗寻常型痤疮患者各4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随机选择门诊寻常型痤疮患者各40例。应用达芙文治疗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16~35岁,平均27.6岁;应用维A酸霜治疗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15~32岁,平均23.1岁。所有患者均在1个月内未经过痤疮的其他治疗。......

    作者:陈洁 刊期: 2001- 01

  • 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商品名Cellcept、骁悉)为新一代免疫抑制剂,是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的2-乙基酯类衍生物,口服吸收后迅速水解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MPA,血液中几乎检测不到MMF原形。MPA可逆性地抑制鸟嘌呤核苷酸(GMP)经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从而阻断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但MP......

    作者:王津生;李学平;冒长峙 刊期: 2001- 01

  • 钝剥术治疗手足部皮肤疣102例

    我们从1996年3月至1999年12月采用皮肤外科钝剥术治疗手、足部102例共197个疣体,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病例和方法病例选择:均为门诊患者,共102例197个疣体。其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6~63岁;病程3个月至2年半;疣体0.5cm~1.5cm;疣的类型:寻常疣55例114个疣体,跖疣16例38个,掌疣12例20个,甲廓疣19例25个;疣体分布的部位为手指、手背、足趾、足背......

    作者:薛树旗;周俊娥;李宏毅;闫计梅 刊期: 2001- 01

  •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唇和睑部白癜风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手术已日趋成熟,但由于唇、睑部位皮肤的活动性,移植表皮片不易固定,皮片不易成活,与平整部位的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手术相比,手术成功率较低。傅雯雯等[1]、谢启旋等[2]虽然在不平整部位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术中有技术改进,但仍没有固定唇、睑部皮肤的方法。我们采用缝合固定上、下唇缘或睑缘的方法,使唇、睑部位的皮肤不易活动,使移植皮片成活率提高。......

    作者:吴余乐;张国成 刊期: 2001- 01

  • 因特网上皮肤病求助信息1002份分析

    随着信息网络的日益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皮肤病远程医疗(teledermatology)。为了解患者及其亲属或朋友寻求医疗信息的动机和目的,针对使用中文的人群,笔者收集并分析了1002份求助信息,为进一步开展皮肤病远程医疗,更好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扩大医师和患者、医师和医师及患者和患者之间的联系提供参考。......

    作者:潘卫利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