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一氧化氮合酶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一氧化氮(NO)是组织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病理活性,它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催化L-精氨酸生成,银屑病患者血浆[1]和皮损局部[2]产生NO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且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OS,iNOS)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表达增强[3]。我们对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NOS,nNO......

    作者:杨晓红;宋军;杨发枝;于淞;马烈 刊期: 2001- 02

  • 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白介素 2及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水平的检测

    我们对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同时进行了测定,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一、临床资料病例取自1999年8月至2000年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的荨麻疹患者共48例,其中慢性荨麻疹(病程3个月至4年)22例,26例为首发病例,就诊时1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物,2周内未使用过皮质类固醇等免疫抑制剂,男23例,女25例,年龄6~58岁。正常对照组......

    作者:尹国华;杨小英;张开明 刊期: 2001- 02

  •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发病中的意义

    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研究了正常暴光、非暴光部位皮肤和皮肤癌、癌周正常组织中锰SOD(MnSOD)和铜锌SOD(CuZnSOD)的mRNA及蛋白表达,初步探讨其表达在皮肤癌发生中的意义。一、材料与方法材料:基底细胞癌(BCC)6例,鳞状细胞癌(SCC)6例,皆发生于头面部,皮肤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皮肤组织取材(均经组织学证实)。暴光、非暴光部位皮肤各5例为正常对照,来......

    作者:于波;廖康煌 刊期: 2001- 02

  • 多形红斑与单纯疱疹病毒关系的研究

    多形红斑(EM)的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EM发病密切相关[1-6]。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M患者血清HSV特异性抗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M典型皮损活检组织中的HSVDNA;取疱液做HSV分离培养。旨在发现HSV与EM的关系,对EM的病因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一、病例与方法(一)病例:1996年12月至1998年12......

    作者:巫毅;关爽;张丽萍 刊期: 2001- 02

  •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

    一氧化氮(NO)作为小的气体分子有多种活性,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可保护细胞之间平衡,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是哺乳动物G1期的限速控制器。Sirsj等发现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银屑病皮损中过表达,为探讨iNOS过表达是由于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摄取外源性iNOS还是角质形成细胞自身产生合成,并且作为与炎症和免疫调节有关以及和细胞增生有关......

    作者:秦艳茹;李红文;王诗淇;丁一;吴景兰 刊期: 2001- 02

  • 住院药疹患者 402例临床分析

    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药物的广泛应用,住院患者中药疹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2],我科住院患者中,药疹所占比例由1989年的5.92%上升至1998年的22.03%。现回顾分析1989~1998年的住院药疹患者共402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共402例,男210例,女192例;年龄3~86岁;有药敏史100例,本次致病药物与既往致病药物完全相同者39例,其中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本次仍由青霉素致......

    作者:张超英 刊期: 2001- 02

  • 老年带状疱疹 106例临床分析

    我们自1996年1月至1999年5月在青岛海军四O一医院干部病房科和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皮肤科共收集了106例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并与86例青、中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老年组106例,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61~80岁,平均64.5岁;住院患者74例,门诊患者32例;从出现疼痛、瘙痒等症状到出现皮损的时间(前驱期)为1~6d。青、中年组86例,其中男52例,......

    作者:吕全江;时培荣 刊期: 2001- 02

  • 可变脉宽倍频 Nd:YAG532 nm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631例

    我们自1998年1月始,应用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VPW532)激光治疗631例血管性皮肤病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血管性皮肤病631例,男221例,女410例;年龄50d至59岁,平均年龄22.6岁;病程1.5个月至49年,平均9.2年。病种:毛细血管扩张238例,蜘蛛痣146例,草莓状血管瘤37例,樱桃状血管瘤68例,鲜红斑痣142例。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颈,其次......

    作者:涂彩霞;郭伟;高明阳;谭雪晶;林熙然 刊期: 2001- 02

  • 喷昔洛韦乳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

    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为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抗疱疹病毒药。于1996年6月在英国首次上市。1997年美国31家医疗机构在2209例颜面单纯疱疹患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基质[1]。为了验证国产1%喷昔洛韦乳膏局部外用对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一、病例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入选标准为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无全身症状或......

    作者:林麟;陈祥生;王家壁;郭在培;毕志刚;卢念祖 刊期: 2001- 02

  • 甘草酸铵和全反式维 A酸、熊果苷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雪夫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全反式维A酸佐以熊果苷的复方制剂,甘草酸铵霜(我院制剂室制备)为2%甘草酸铵与水包油型硅油乳膏基质组成。我们于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采用雪夫霜和甘草酸铵霜治疗黄褐斑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根据黄褐斑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草案)[1]确诊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雪夫霜和甘草酸铵霜组(Ⅰ组)58例,男......

    作者:闫军;杨延安;揣瑞梅;史克实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