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生殖器白念珠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分析
近年来生殖器白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随着多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耐药菌株亦随之出现.我们选择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白念珠菌,做了伊曲康唑等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同时观察了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2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了解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惠平;王树椿;马惠君 刊期: 2005- 08
-
核因子-kB在小鼠早期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免疫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各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1].我们通过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BN52021处理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观察不同时间点肾脏NF-κBP50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肾脏菌落形成单位变化,以探讨N......
作者:陈兴平;黄朝卫;熊瑛 刊期: 2005- 08
-
特比萘芬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性研究
随着白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现象的增多,特比萘芬已被临床应用于念珠菌病的治疗.我们通过特比萘芬不同药物浓度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菌株,以期为其耐药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苏英;李春阳 刊期: 2005- 08
-
面癣96例分析
我们对96例面癣进行临床与真菌学特点分析.一、病例与方法1.一般资料:96例面癣患者真菌镜检阳性或(和)真菌培养阳性,男44例,女52例,年龄15d至60岁,其中14岁以下26例,14~25岁26例,26~39岁19例,40岁以上25例,病程5d至3年.......
作者:张书梅;王培光;梁波;林达;周文明;杨森 刊期: 2005- 08
-
一株引起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的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鉴定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常见深部真菌病,临床多见于淋巴管型及固定型,播散性孢子丝菌病少见.孢子丝菌进入人体后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孢子丝菌病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1],但是否与菌型有关尚无定论.为此,我们从一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分离1株孢子丝菌菌株,利用常规真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该菌株与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在基因水平上的异同.......
作者:刘晓明;张振颖;金礼吉;杨国玲;王华;林熙然;安利佳 刊期: 2005- 08
-
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敏感性的比较
我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M27-A微量法测定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低抑菌浓度(MIC),以了解特比萘芬对酵母相和菌丝相的敏感性有无差异.......
作者:燕华玲;王爱平;万喆;李若瑜 刊期: 2005- 08
-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在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间,应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商品名嘉瑞,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研制)治疗浅部真菌病60例.......
作者:李福秋;王平凡;曲生明;金学洙 刊期: 2005- 08
-
马拉色菌相关疾病及其治疗方案
马拉色菌属是真菌界中一种独特的嗜脂酵母,寄生于正常人皮肤表面.其还可以在人类和很多动物中引起皮肤或系统性疾病.随着近些年来马拉色菌属分类的进一步深入,不同马拉色菌种的理化特性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崔凡;刘维达 刊期: 2005- 08
-
用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区巢式PCR法鉴别常见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病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根据不同的病原真菌而有所不同,而且往往表现为一定的地域流行趋势[1,2],因此临床上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菌种对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都显得相当重要.目前用于真菌菌种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很多,用于分类研究的真菌基因包括编码核糖体的rDNA、某些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全基因组等[3,4].......
作者:李家文;丁娟;谭志建;刘志香 刊期: 2005- 08
-
抗真菌治疗:希望与挑战
真菌感染尤其是浅部真菌感染属于常见病,病情虽不严重但人群中分布广泛且容易再发,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由于免疫低下人群的急剧扩大也迅速升高.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抗真菌药物的研制近几十年进展颇快.现就当今抗真菌治疗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刘维达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SKH-1小鼠皮肤急性光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 2 头颈部血管肉瘤多处转移一例
- 3 转录因子Aiolos基因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 4 拼接法等面积供皮修复皮肤巨大缺损
- 5 先天梅毒49例临床分析
- 6 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 7 利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银屑病相关蛋白
- 8 组织蛋白酶B在光老化皮肤中的表达及意义
- 9 弹力纤维假黄瘤一例
- 10 编辑部电子邮箱更名启事
- 11 毛发扁平苔藓三例分析
- 12 单侧银屑病误诊一例
- 13 臭氧联合自体血液回输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 14 皮肤蝇蛆病八例
- 15 沙利度胺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封包及紫外线照射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观察
- 16 芳姜黄酮衍生物对A375人黑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 17 职业性痤疮46例临床分析
- 18 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 19 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20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