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第8期文章
  • 生殖器白念珠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分析

    近年来生殖器白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随着多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耐药菌株亦随之出现.我们选择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白念珠菌,做了伊曲康唑等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同时观察了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2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了解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惠平;王树椿;马惠君 刊期: 2005- 08

  • 核因子-kB在小鼠早期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免疫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各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1].我们通过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BN52021处理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观察不同时间点肾脏NF-κBP50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肾脏菌落形成单位变化,以探讨N......

    作者:陈兴平;黄朝卫;熊瑛 刊期: 2005- 08

  • 特比萘芬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性研究

    随着白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现象的增多,特比萘芬已被临床应用于念珠菌病的治疗.我们通过特比萘芬不同药物浓度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菌株,以期为其耐药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苏英;李春阳 刊期: 2005- 08

  • 面癣96例分析

    我们对96例面癣进行临床与真菌学特点分析.一、病例与方法1.一般资料:96例面癣患者真菌镜检阳性或(和)真菌培养阳性,男44例,女52例,年龄15d至60岁,其中14岁以下26例,14~25岁26例,26~39岁19例,40岁以上25例,病程5d至3年.......

    作者:张书梅;王培光;梁波;林达;周文明;杨森 刊期: 2005- 08

  • 一株引起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的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鉴定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常见深部真菌病,临床多见于淋巴管型及固定型,播散性孢子丝菌病少见.孢子丝菌进入人体后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孢子丝菌病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1],但是否与菌型有关尚无定论.为此,我们从一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分离1株孢子丝菌菌株,利用常规真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该菌株与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在基因水平上的异同.......

    作者:刘晓明;张振颖;金礼吉;杨国玲;王华;林熙然;安利佳 刊期: 2005- 08

  • 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敏感性的比较

    我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M27-A微量法测定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低抑菌浓度(MIC),以了解特比萘芬对酵母相和菌丝相的敏感性有无差异.......

    作者:燕华玲;王爱平;万喆;李若瑜 刊期: 2005- 08

  •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在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间,应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商品名嘉瑞,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研制)治疗浅部真菌病60例.......

    作者:李福秋;王平凡;曲生明;金学洙 刊期: 2005- 08

  • 马拉色菌相关疾病及其治疗方案

    马拉色菌属是真菌界中一种独特的嗜脂酵母,寄生于正常人皮肤表面.其还可以在人类和很多动物中引起皮肤或系统性疾病.随着近些年来马拉色菌属分类的进一步深入,不同马拉色菌种的理化特性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崔凡;刘维达 刊期: 2005- 08

  • 用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区巢式PCR法鉴别常见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病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根据不同的病原真菌而有所不同,而且往往表现为一定的地域流行趋势[1,2],因此临床上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菌种对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都显得相当重要.目前用于真菌菌种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很多,用于分类研究的真菌基因包括编码核糖体的rDNA、某些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全基因组等[3,4].......

    作者:李家文;丁娟;谭志建;刘志香 刊期: 2005- 08

  • 抗真菌治疗:希望与挑战

    真菌感染尤其是浅部真菌感染属于常见病,病情虽不严重但人群中分布广泛且容易再发,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由于免疫低下人群的急剧扩大也迅速升高.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抗真菌药物的研制近几十年进展颇快.现就当今抗真菌治疗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刘维达 刊期: 200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