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138/R

邮发代号: 28-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30
  • 国内刊号:32-11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年第8期文章
  • 荷人皮肤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荷人裸鼠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移植瘤中观察肿瘤生长,探讨靶向VEGF小发夹核酸(shRNA)的作用.方法生物合成靶向人VEGF基因的shRNA干扰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VEGFl-shRNA、VEGF-s1;psilencer-VEGF2-shRNA、VEGF-s2),同时合成含随机靶序列的阴性对照表达质粒(psilencer-Target-of......

    作者:曹一鑫;冯新;王建力;陈莉 刊期: 2012- 08

  • 先天性角化不良伴全血细胞减少一例

    患者男,13岁.因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发育不良13年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呈褐色,先出现在颈部,呈点状,后逐渐加重.发展到全身,皮肤表面粗糙,点片状分布,部分呈网状,以颈部、前胸、腹股沟、耳廓背侧为甚,同时出现指趾甲脱落,甲床萎缩.无发热、咳嗽、抽搐等.患者7岁以前经常腹泻,均在当地治愈,否认其他系统疾病,挑食,食欲差,成绩差.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及舅舅有类似皮疹及指(趾)甲......

    作者:欧阳芳;简丹;粟娟;陈明亮 刊期: 2012- 08

  • 疣状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疣状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健康豚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第1组未给任何处置,第2、4组豚鼠刮毛并摩擦其背部皮肤,第3组豚鼠背部给予刮毛处理.第1、2、3组为实验观察组,分别涂抹疣状毛癣菌菌悬液100μl;第4组涂抹须毛癣菌菌悬液100μl.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第1组直接镜检持续阴性;第2、3、4组豚鼠背部鳞屑直接镜检至第7~9天时均为阳性;将鳞......

    作者:李玲;尤德渊 刊期: 2012- 08

  • 178例掌跖部位黑素细胞性皮损的皮肤镜特点

    目的探讨掌跖部位黑素细胞性皮损的皮肤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行皮肤镜检查的掌跖部位黑素细胞性皮损的皮肤镜图像.结果共分析了121例患者的155个良性黑素细胞性损害,22例患者的23个黑素瘤皮损.掌跖部位良性黑素细胞性皮损中多见的皮肤镜模式为平行沟模式(占34.2%),其次为纤维样模式(占22.6%),有2个(1.3%)良性皮损表现为平行脊结构.......

    作者:李薇薇;涂平;杨淑霞;李航 刊期: 2012- 08

  • 甘草酸软膏治疗豚鼠慢性湿疹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甘草酸软膏抗炎、止痒和对豚鼠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雌雄昆明种小鼠、白色豚鼠各60只,分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基质对照组(10只)、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10只)、甘草酸软膏高(10只)、中(10只)、低(10只)剂量组,各组分别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右旋糖酐40致小鼠搔抓模型,以及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豚鼠模型,分别观察甘草酸软膏对小鼠耳廓肿胀......

    作者:李晋奇;佘姝娅;王勤 刊期: 2012- 08

  • 黑色丘疹性皮病一例

    患者女,36岁,胸腹部多发黑褐色丘疹10余年,逐渐增多.体检:前胸、腹部皮肤可见散在数十个黑褐色扁平丘疹,直径1~3mm,表面光滑,部分呈乳头瘤样,无融合.腹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增厚,皮突延长,互相连接成网状,棘层内可见假性角囊肿形成,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诊断:黑色丘疹性皮病.......

    作者:林飞燕;马寒;冯佩英;李美荣;陆春 刊期: 2012- 08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应用价值的评估

    目的探讨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在常见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病史及体征初步诊断为浅部真菌感染患者59例,选定3处典型皮损做CLSM检查,记录各项指标的扫描结果,再行真菌镜检.结果CLSM检测的25例手足癣患者中,14例(56%)角质层内可见菌丝,真菌镜检均阳性;11例角质层内未发现菌丝,真菌镜检8例阳性;新皮损(<3周)共8例,CLSM阳性7例,真菌镜检均阳性;旧皮......

    作者:戴辉;许爱娥;孙学成;夏修蛟 刊期: 2012- 08

  • 皮肤利什曼病六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6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7.67岁(37~67岁),平均病程10个月(6~18个月).皮损特点为红斑、结节、溃疡,分布于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组织病理表现为感染性肉芽肿模式,组织标本中均可找到组织细胞胞质内嗜碱性小体.6例患者均具有疫区工作或旅行史.结论皮肤利什曼病的......

    作者:刘排;宋琳毅;姜祎群;沈永年;陈浩;孙建方 刊期: 2012- 08

  • 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一例及GJB2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探讨角膜炎、鱼鳞病及耳聋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GJB2基因突变情况,为该病临床与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角膜炎、鱼鳞病及耳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家族成员的外周血DNA,用PCR扩增GJB2基因外显子2及其附近的剪切点,DNA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该患者存在血管化角膜炎、鱼鳞病及先天性耳聋三联征的典型临床特征,检测到GJB2基因中核苷酸序列外显子2第148位碱基由G突变......

    作者:张玲琳;唐黎;王宏伟;温海;谢韶琼;丁蕙琳;宋勋;汪青良 刊期: 2012- 08

  • 累及皮肤的套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53岁,躯干四肢紫红色结节、斑块半月,眶周肿胀4d.体检: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血钙3.12mmol/L,LDH853U/L,血免疫固定电泳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阳性(K链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咽后壁肿块,脾脏大.颈部皮肤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示皮下脂肪组织内大量异形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体积中等偏大,核圆形,核仁较明显,核分裂易见.免疫......

    作者:马寒;童秀珍;苏畅;李娟;陆春 刊期: 2012- 08